1、牢固树立诚信经营理念,与消费者建立良性互动。
良好的信誉与口碑是商家的核心竞争力,商家应更关注长期发展而非短期利益,注重诚信经营,不做虚假宣传,不隐瞒产品瑕疵或缺陷,如实履行告知义务;不凭借优势地位,利用格式条款不合理地免除或减轻己方责任、加重对方责任、限制对方主要权利;恪守合同约定,销售合格产品,按时供货,积极履行售后义务。
2、完善内部管理,有效防范风险。
商家应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,完善各项规章制度,规范签约、收款、送货、售后等流程,及时对照检查,并与消费者进行销售回访,避免内部人员利用制度漏洞牟利,为自身与消费者有效降低交易风险。
1、严把市场准入关,从源头防范风险。
建材市场必须严把第一道关口,认真审查入场商家营业资格、厂家授权情况等,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向消费者,从源头上避免纠纷。
2、强化监督管理,充分发挥自主解纷作用。
建材市场应强化对市场内商户的监督管理,对于被投诉较多的商户,应及时提示提醒,细究问题根源,采取有力措施,并形成长效机制,建立商户诚信档案并公示,督促商户诚信经营。对于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纠纷,建材市场应充分发挥调解作用。事实上,纠纷在进入诉讼前,矛盾尚未激化,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,建材市场具有的中立地位使其易获得商家与消费者的信任,便于开展调解工作,此时,建材市场如积极介入,有利于快速化解矛盾,节约司法资源,促进社会和谐。
3、积极承担责任,保护消费者权益。
对于法定或承诺的先行赔付责任,建材市场不应推诿逃避,应积极承担,这样既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,也有利于营造安心放心的消费环境,树立建材市场的正面形象,扩大品牌影响力。1、通过正规渠道消费,遵从规范交易流程。
家居建材产品门类众多,消费者难以甄别,为获得物美价廉的商品,减小发生纠纷的风险,消费者应综合考虑品牌、信誉等因素,选择正规渠道进行消费。如在建材市场消费,还应遵从建材市场发布的合理的规范性交易流程,为之后的维权减少不必要的困扰。
2、审慎订立合同。
签订销售合同时,消费者应首先查看合同首部的签约主体信息,注意核对签约主体与经营该品牌的商家名称是否相一致,如不一致,应要求销售人员进行解释。此外,销售合同不能仅由销售人员签字,必须加盖签约商家的印章;消费者应认真审查关于商品内容、数量、金额、付款、送货安装、售后服务、免责事项、违约责任、争议解决等条款;关于商品内容的约定需全面详细,应包括商品名称、品牌、规格型号、主要材质、颜色、产地等。
3、注重留存收集证据。
证据是法院认定事实的依据,亦是消费者维权的基础。消费者应进一步加强证据意识,对交易过程中的各类合同、单据、发票、宣传资料、图纸、样品等均应妥善留存。除了被动留存证据,消费者还应主动收集证据,例如,在支付定金或货款后,主动索要加盖商家印章的收据,重要事项的沟通联系避免采取口头形式,尽量以信函、邮件、短信、微信等形式进行固定。
4、学习法律与行业知识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消费者应积极学习家居建材行业的专业知识,必要时可向专业人员进行咨询,做到维权有据。还应加强对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,熟悉权利义务内容与诉讼程序,以法律为武器,充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